新竹縣美術館競圖 「竹間」三合院格局奪首獎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新竹縣政府計畫斥資17.46億興建的全新美術館,少見地採取2階段公開競圖評選決定設計監造者。本案從去年12月啟動到今天為止,入圍對決的最優5個團隊,在歷經2天各自簡報PK後,今天傍晚終於產生出首獎得主,由曾打造台灣歷史博物館全區、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大樓的「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贏得,也獨得了1.13億的總設計費,下週將簽約。
至於獲得評選第2名的是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可獲250萬元獎金,第3名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可得200萬元,另外2個佳作分別是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協力團隊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十彥建築師事務所(協力團隊Steven Holl Architects),他們也將各自贏得100萬元的獎金。
「竹間」團隊代表人、比利時籍甘捷曼跟我國籍陳泓受訪說,他們的設計特色就是:不要蓋高、改走低的建物概念。這可讓美術館所有的空間,都能跟周邊的環境、地貌以及像是新竹縣總圖的建物等充分融合。
他們同時也參考周邊的客家三合院,把美術館的建築體做成類似的三合院格局,這次能贏得首獎,他們非常高興,也期許這個美術館未來真正誕生後,也能好好服務所有新竹縣民。
縣長楊文科說,入圍的5強設計團隊都很厲害,各具巧思,也都符合縣府的期待和需求。
然而勝出的「竹間」考量美術館所在地已先有總圖書館,主動降低高度讓出視覺C位,又配合周邊東興圳、歷史建築泉州汾陽堂、土地公廟「三福宮」等,既融合整體環境又表現客家三合院的形式,他相信美術館的興建是新竹縣的百年大計,未來總圖和美術館誕生後,可以滋養新竹縣民更有文化藝術氣息。
縣府文化局長朱淑敏說,這個在新竹縣少見的二階段公開評選競圖催生公共建築的計畫,從去年12月啟動,還曾在台北召開招商說明會。
今年2月底,鎖定整體建築設計的概念,像是:場域設計意象構想、空間規畫與動線配置、永續性設計構想等完成第1階段評選結果,在26個投標團隊評選出晉級入圍的最後5強。昨天起,再啟動連續2天的第2階段評選工作,由5個團隊對決、各自簡報展現設計理念,二階作業完成後,就由縣長楊文科親自揭曉取得監造設計權的首獎團隊。
對於這個未來嶄新的美術館,縣府文化局用:「科技藝術」為主,將是縣內的「藝文尖端發射器」來定位。並期許興建完成後,要能跟文化局內現有的美術館共組成綜合藝術文化平台,既保留傳統藝術精髓,又融入當代科技藝術,讓觀眾能觀賞也能體驗,未來是新竹縣的文化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