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廠重啟免環評、除役要環評 彭啓明:邏輯很奇怪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現行環評法中,針對核電廠除役要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但過去威權時代興建核電廠時,卻不用環評程序且至今未修法,昨立法院三讀通過核管法,讓運轉40年已停機的老舊核電廠可延役20年,環境部長彭啓明今(14日)受訪坦言重啟免環評、除役要環評的邏輯很奇怪,建議核安會比照環評制度,公開審議核電廠重啟程序。
彭啓明說,現在法令針對核電廠延役、重啟都不需要環評,因為若要進到環評機制將很複雜,希望核安會未來在核電廠重啟可建立比照環評制度,讓各界不同意見參與,公開透明審議。坦言自己聽到核電重啟免環評、除役卻要環評,這樣的邏輯很奇怪,但相關環保法規就是如此,環境部非核能主管機關。
但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則有一個程序要進行環評程序,彭啓明說,目前也針對環評法進行總體檢,但若進行相關修正,可能牽涉到其他案例,如焚化爐過去整改、重建,是舊爐重開、不用環評,若環評法修改後,未來可能跑出非常大量環評案件,待評估。
另,彭啓明日前在廣播節目提出空污數據,認為國內PM2.5污染源中,電力業僅占2.3%,被質疑低估火力發電廠排放的SOx(硫氧化物)與NOx(氮氧化物)污染源;彭今天解釋,2.3%數據是透過大氣科學,將各種排放量、大氣擴散與大氣化學等相關統計得來,自豪此是自己專業,「我說的是對的」。他也說明,台灣核電占發電比例僅3%,核能不見,對台灣空污影響不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