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美貿易破紀錄 「反萊豬」公投左右簽訂貿易協定

2021/12/07 13:02

〔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和台灣之間的貿易正大幅增長,台灣現已是美國第8大貿易夥伴,超過越南,且緊跟在英國之後,主要受惠於晶片需求激增、美國對中貨加徵25%關稅促使台商回流;即使中國政府反對,台美商業關係日益熱絡、擴大,美國和台灣朝向正式強化貿易夥伴關係。

報導指出,蔡英文總統積極尋求和美國洽簽一項自由貿易協議(free-trade deal);今年稍早前(6月底),美國拜登政府恢復台美已中斷5年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表示,台灣在晶片生產方面的地位指向未來台美關係將更密切,「台灣本身就很重要,拜登政府需要實質性深化雙邊關係」。

報導引述,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稱,美國應該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美國同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

不過,根據美國本身的「一個中國政策」,美國認識到北京對台灣地位的看法,但對其「有效性」不持立場。

根據報導,美中貿易互補性高;在截至2021年9月的1年,台灣對美國出口額破紀錄、達720億美元,較2017年(美國川普政府開始對中貨加徵25%關稅的前1年)大幅提高約70%;同期,美國對台灣出口額也破紀錄、達350億美元,較2017年美中貿易戰前攀升約35%,主要受台灣增購美國原油、機械和汽車帶動。

報導分析,台灣是美國主要的半導體供應來源,對美出口急遽增長反映許多行業對晶片需求上升,但台美貿易成長的最大原因是美國對中貨加徵懲罰性關稅,而拜登政府延續了前朝的關稅政策;這促使很多台商已將至少部分生產從中國遷回,以避免對其美國客戶漲價。

台灣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統計,2019年以來已有243家回流的台商獲得政府協助和補助,投資總額逾300億美元;從中國回流台灣的廠商中,電子產業占超過70%;該回流獎勵計畫本預定今年結束,但該處現正考慮再延長3年。

相對地,美國已是石油淨出口國,台灣煉油廠尋求供應多樣化下,美國對台出口的增長大部分都歸因於台灣增加購買原油。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台經貿關係熱絡,持續朝向正式夥伴關係深化。(路透)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台經貿關係熱絡,持續朝向正式夥伴關係深化。(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