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宜輪「鼓浪嶼號」近岸航行再惹議 海巡廣播要求保持安全距離(軍事粉專Taiwan Adiz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百慕達籍權宜輪「鼓浪嶼號」郵輪26日從宮古島返回香港途中,再度引發爭議。軍事粉專「Taiwan ADIZ」指出,該輪於上午8時08分關閉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訊號,行蹤不明,直至10時38分才恢復訊號。11時48分,該輪航行距墾丁岸邊過近,中華民國海巡署立即廣播,要求其保持安全距離。
「Taiwan ADIZ」強調,鼓浪嶼號25日通過台灣南部海域時,距岸過近,且短暫關閉AIS訊號,行徑異常。該粉專警告,該輪6月中前預計有26次類似近岸航行,非「無害通過」,而是「統戰威脅」,恐對台灣安全構成隱患。海委會曾表示,海巡署自該輪進入台灣海域後即持續監控,並與航港局配合國安機制,建立「密注船舶資料庫」,以追蹤可疑船隻動態,確保海域安全。
此前,鼓浪嶼號18日中午行經屏東恆春墾丁外海,距岸不到1海浬,引發熱議。當時,有人從船上拍攝海岸線影片,附上簡體字「前方的島嶼就是台灣墾丁,這是我距離台灣最近的一次,台灣是中國的」,引發統戰疑慮。管碧玲當時回應,國人已識破此類「小動作」,政府透過跨部會聯合機制管理海上目標。海巡署自4月16日14時起監控該輪,確認其保持航向、航速,朝東北航行離開台灣海域。
「Taiwan ADIZ」指出,鼓浪嶼號載客量高達1800人,若滿載,相當於團級以上兵力,頻繁近岸航行若成常態,可能威脅國安。該粉專呼籲,政府應要求此類船隻保持至少12海浬距離,以確保國安應變空間。海委會則強調,「外國船舶無害通過中華民國領海管理辦法」由航港局主管,海巡署將持續針對中資權宜船加強監控,尤其在海纜區的活動,防範潛在破壞。
海巡廣播內容為:「鼓浪嶼輪,為確保航行安全,請貴輪不要近岸航行,請保持距岸安全航行距離,以維護貴輪航行安全,謝謝配合。」鼓浪嶼輪回覆:「鼓浪嶼輪收到。」
26日的海巡廣播行動顯示,台灣對鼓浪嶼號的監控已更加積極。「Taiwan ADIZ」建議,海巡署不僅應強化巡查,還與相關單位協同作戰,確保海域安全無虞。
對於該輪短暫關閉AIS的行為,粉專分析,可能意圖規避監控,但海巡署迅速反應,展現捍衛領海的決心。面對頻繁的權宜輪活動,台灣需透過科技與跨部會合作,構築更嚴密的海上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