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太鞍溪堰塞湖估10月初溢流 空勤直升機支援林保署加裝水位計(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2025/08/20 18:44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花蓮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月21日形成堰塞湖,估計滿水時將等於一整座南化水庫有效蓄水量,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今天搭乘空勤黑鷹直升機上山,至堰塞湖壩頂裝設水位計,可透過太陽能供電並回傳資料。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說,目前估壩頂溢流時間10月初,透過水位計裝設加上雨量資料,將可提供更詳細防災及疏散居民的依據。

由於堰塞湖位處花蓮萬榮鄉深山,光復林道目前也只到21K難以透過徒步到達,內政部空勤總隊今天支援黑鷹直升機,載著林保署花蓮分署工作人員、國立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共9人,搭乘直升機前往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壩頂,將水位計成功裝設於堰塞湖壩頂,附設太陽能板且可回傳最新數據,根據最新數據,由於山區在颱風過後仍有降雨,目前湖水面距離溢流點仍有40公尺。

林保署指出,依據今天統計模型推估,目前堰塞湖面積約82公頃,蓄水量約4800萬公噸,已達滿水量約9100萬噸的53%,假設接下來均無豪大雨情況下,預估湖水可能在10月初溢流壩頂。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說,裝設水位計可提供更精確數據,搭配雨量站監測,將提供防災單位及花蓮縣政府更精確的警戒資訊,一旦達到警戒值將發布通報,做為下游居民疏散避難的依據。

針對是否實施堰塞湖減災工程,林保署強調,截至目前共召開二次專家諮詢會議,邀集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工程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水利署、農村水保署及國防部等單位共同研商,包括壩頂降挖、炸開壩體、虹吸抽水等多種方案,然受限於堰塞湖地處偏遠、光復林道只通到21K,無道路可至,且壩體土石鬆軟、周邊持續崩塌,還需考量颱風、豪雨及地震風險,皆使機具進場施工困難且具高度危險性,因此專家評估,在短時間內以工程手段處理恐不可行,目前主要應變策略仍是強化監測警戒、以及下游河川防減災措施。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頂目前距離湖面高差還有40公尺,估計10月初壩頂溢流。(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頂目前距離湖面高差還有40公尺,估計10月初壩頂溢流。(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馬太鞍溪堰塞湖裝置水位計,透過太陽能板供電並可回傳每日最新水位數據。(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馬太鞍溪堰塞湖裝置水位計,透過太陽能板供電並可回傳每日最新水位數據。(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馬太鞍溪堰塞湖因蓄水量體過大,一旦崩塌可能造成下游安全,林保署及成功大學防災中心9人今天搭空勤直升機前往山區,降落堰塞湖壩頂裝置水位計。(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馬太鞍溪堰塞湖因蓄水量體過大,一旦崩塌可能造成下游安全,林保署及成功大學防災中心9人今天搭空勤直升機前往山區,降落堰塞湖壩頂裝置水位計。(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馬太鞍溪堰塞湖因蓄水量體過大,一旦崩塌可能造成下游安全,林保署及成功大學防災中心9人今天搭空勤直升機前往山區,降落堰塞湖壩頂裝置水位計。(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馬太鞍溪堰塞湖因蓄水量體過大,一旦崩塌可能造成下游安全,林保署及成功大學防災中心9人今天搭空勤直升機前往山區,降落堰塞湖壩頂裝置水位計。(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馬太鞍溪堰塞湖因蓄水量體過大,一旦崩塌可能造成下游安全,林保署及成功大學防災中心9人今天搭空勤直升機前往山區,降落堰塞湖壩頂裝置水位計。(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馬太鞍溪堰塞湖因蓄水量體過大,一旦崩塌可能造成下游安全,林保署及成功大學防災中心9人今天搭空勤直升機前往山區,降落堰塞湖壩頂裝置水位計。(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