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海科館潮境海灣 海綿寶寶誕生了(海洋科技館提供)

2022/06/30 17:07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海底攝影機,27日拍到潮境海灣的海綿產卵的實錄畫面,海裡像一片雪花覆蓋的世界,為海綿寶寶的誕生留下珍貴的畫面。

海科館表示,海綿和珊瑚一樣都是固著在海中的動物,這次在潮境海灣產卵的是桶型海綿(學名Xestospongia testudinaria, Giant barrel sponge) ,是台灣最大型的海棉,在台灣北部和澎湖較多,潮境保護區內常看到。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說明,桶型海綿的產卵期常出現在春末夏至前後,水溫介於攝氏26-27度,今年剛好在6月27日,海科館潛水志工蔡聰賢、陳宗偉及陳南宏等志工下水檢視,約20米巡查距離,大概有20至25顆海綿產卵,約佔所有桶型海綿的3成,產卵時海裡像一片雪花覆蓋的世界,十分美麗。

陳麗淑說,桶型海綿是許多魚類喜歡休息的地方,可以24小時不斷地過濾大量的水,也是許多細菌共生及一些無脊椎動物居住的地方,因此,常常可以看到有些魚類啄食桶型海綿表面。2018年澎湖黃俞升學者就曾發表澎湖桶型海綿是附近珊瑚在颱風破壞之後的庇護所,具有增加珊瑚復原速度的功能,對維護海洋生態功不可沒。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說,潮境海灣能夠有這麼多的桶型海綿很難能可貴,這需要大家共同的愛護與維持,讓桶型海綿可以年年順利產卵,有機會讓更多的海棉寶寶進駐保育區,共同維護生態永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桶型海綿產卵。(圖由海科館志工陳南宏提供)

桶型海綿產卵。(圖由海科館志工陳南宏提供)

桶型海綿產卵後四周可以看到像下雪一樣的卵塊堆積,整個保育區像下過雪一般。(圖由海科館志工陳宗偉提供)

桶型海綿產卵後四周可以看到像下雪一樣的卵塊堆積,整個保育區像下過雪一般。(圖由海科館志工陳宗偉提供)

海科館潮境海灣的海綿產卵。(圖由海科館提供)

海科館潮境海灣的海綿產卵。(圖由海科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