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突棘大戰全紀錄 海洋志工隊公布調查結果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今年5月中旬起,澎湖海洋保護志工團隊發現棘冠海星有異常現象,數量明顯變多,族群生態相完整。立即擔任吹哨者角色,向主管機關澎湖縣農漁局、海保署及海洋國家公園反映示警,展開「突棘行動」。
澎湖海洋保護志工團隊更策劃「澎湖群島-棘冠海星全面性的調查計畫」。以「繞島式」方式幾乎巡查了澎湖南海的各島嶼。七美棘冠海星幾乎都匯集在(魚月)鯉灣至臥牛區域。到目前為止,突棘的數量已超過300隻;東吉棘冠海星幾乎都匯集在東面水域,目前為止突棘的數量,已累計到35隻。南面也有零星數量;西吉棘冠海星匯集區域為東面和南面水域。目前為止突棘的數量,已累計到20隻以上。
東嶼坪棘冠海星,匯集區域為南面水域。目前為止突棘的數量,已累計到20隻以上;其他島嶼如:花嶼、貓嶼、鍾仔、西嶼坪,都只發現零星的數量。望安、將軍南面水域,珊瑚礁的覆蓋率很高,並沒有發現棘冠海星的蹤跡。但在將軍北港出口位置,島澳七七突棘了7隻超過40公分的棘冠海星。這些棘冠海星,評估是原舊的族群殘族。
後續觀察行動,七美棘冠海星在第一波突棘行動,幾乎抓光了目視可及的棘冠海星。但經過2次颱風後,數量又再次暴增,而且大大小小都有,族群完整。原本沒有棘冠海星的東吉東及西吉東海域,颱風過後就出現了,而且數量還不少。
根據棘冠海星吸食後珊瑚白化痕跡,幾乎都是新鮮的,顯示這些棘冠海星族群剛由外遷移而來。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