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無藥師資格人員販售中藥 5000藥師上凱道籲「要有國考認證」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衛福部日前發布「318解釋令」,讓中藥或生藥相關學系畢業生修畢核心35學分並實務歷練1年以上,就可以申請證明書,登記為中藥販賣業藥商。但藥師公會全聯會對此表達強烈不滿,並於今日聚集約5000人上凱道抗議,強調政府應落實中藥分級制度,中藥若仍屬藥品,就應由藥事人員管理,相關從業人員應經過藥師國考認證、把關。
「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規定,1993年曾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審核,予以列冊登記者,或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的中藥從業人員,並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可以繼續經營中藥販賣業務;但衛福部於今年3月18日發布「衛部中字第1141860113號解釋令」,開放大學中藥或生藥相關學系畢業生,只要在學期間修畢中藥核心課程35學分,並在中藥販賣業藥商實務歷練一年以上,就可以申請相關證書並登記為中藥販賣業藥商。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指出,藥師公會曾於4月22日赴衛福部表達意見,但迄今仍未有任何回應,因此今日在凱達格蘭大道進行抗爭,將「捍衛專業,絕不退讓」。
黃金舜強調,藥品具有專業性,藥師的職責包括藥品管理、調劑、監製,若台灣中藥開放為食品,藥界沒有任何意見,但只要中藥還是藥品,就屬於藥師專業,應該由藥事人員管理,才能保障民眾用藥安全,而專業人員應落實教考訓用,認為修習特定學分就能成為「專業人員」,是踐踏專業的邏輯。
此外,黃金舜說,若中藥界認為沒有西藥師願意去中藥房工作,應先改善中藥商的執業環境,比如現行台灣健保規範,中醫師處方沒有健保給付,以及中醫診所雖強制要由藥師調劑,卻少有落實等。
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則提到,過去20年來中藥販賣業聘請藥師駐店管理的家數,從421家增加到去年的1279家,而藥師公會這次抗爭,現場粗估有5000人參與,訴求重點在於中藥商相關人員未經藥師國考的情況下,無法確認其知識是否正確,也希望建立中藥分級制度,把食品、藥用的中藥分清楚。
中藥第四代、北醫藥學系系友會秘書長江振聿也說,他的伯公、爺爺、爸爸都是中藥行經營者,他也依規範就讀藥學系,如今進行中西藥調劑,且中藥是高濃度的製劑,在過去子承父業的邏輯下,無法確保學習內容是正確,且中藥房長期以來「藏私」的問題,就連他自己都看不懂爺爺「加密」後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