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未停讓行人致重傷罰3.6萬!駕駛團體喊提高行人闖紅燈罰則

2025/05/19 14:25

首次上稿12:07
更新時間18:50(新增交通部回應)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為擺脫行人地獄的惡名,交通部將於6月加重駕駛人未停讓行人相關罰則。全國汽車駕駛人權益聯盟今日集結計程車與遊覽車,赴交通部繞行抗議,指控交通政策有違比例原則,且有意針對「駕駛人」,並要求交通部提高行人闖紅燈的裁罰金額至1.8萬,並於重要路口加強行人違規取締。

對於協會相關訴求,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回應,行人與車輛是不對等的存在,保護行人安全是交通部最重視議題,行人仍以加強宣導為優先,並持續強化對弱勢用路人的保護。

交通部日前預告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標準及處理細則」,針對汽車駕駛不讓行人,若因此造成行人致輕傷及重傷,分別調高罰鍰為1.8萬元及3.6萬元,最快6月底上路,但行人闖紅燈的罰款,則僅有500元,引發駕駛人團體不滿。

台灣全國汽車駕駛人權益聯盟協會理事長劉鴻樟表示,立法是用來規定、規劃、規範人的行為,其中應同時包括駕駛人與行人,且人本教育、人本主義也不應該只著重於行人,忽略駕駛人的權益,行人闖紅燈、未行走於穿越線上,罰則相當輕,但駕駛人卻高達1.8萬至3.6萬,嚴重違反比例原則。

劉鴻樟提到,行人路權團體提出「0死亡」願景,若想真正達到此一目標,需要從交通教育、道路規劃設計改善,駕駛團體早於2023年6月提出人車分流的構想,交通部卻始終沒有全面落實,也完全忽略台灣人嚴重缺乏交通安全意識的問題。

此外,劉鴻樟強調,很多意外事故都是起因於「行人慢慢走」,帝王條款提供行人很大的保護傘,過馬路也沒有好好過馬路,「現在行人比皇帝還大,走路跟烏龜一樣,車輛右轉嚴重阻塞在路口,是交通政策產生的後遺症」,因此希望提高行人違規罰則,產生嚇阻作用,並在醫院、學校、機關等重要路口加強取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駕駛團體集結車輛赴交通部抗議。(記者林志怡攝)

駕駛團體集結車輛赴交通部抗議。(記者林志怡攝)

駕駛團體集結車輛赴交通部抗議。(記者林志怡攝)

駕駛團體集結車輛赴交通部抗議。(記者林志怡攝)

駕駛團體認為,交通部應提高行人闖紅燈的裁罰金額至1.8萬。(記者林志怡攝)

駕駛團體認為,交通部應提高行人闖紅燈的裁罰金額至1.8萬。(記者林志怡攝)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