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預告兩大修法 推動循環經濟、改善非法棄置情形

2025/07/04 21:23

〔記者黃宜靜/台北報導〕因應資源有限與環境負荷,實現永續發展,環境部預計將現行「資源回收再利用法」修正為「資源循環推動法」,並同步修正「廢棄物清理法」。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接受本報「官我什麼事」專訪時指出,此次修法目的著重於永續產品製造、減少廢棄及物質耗用,並強化著重非法棄置問題,來提高刑責等。

賴瑩瑩指出,「資源回收再利用法」修正為「資源循環推動法」,將著重於永續產品製造,從產品設計、生產、使用、回收,就考慮它未來的壽命、拆解性、維修性與回收性,以達到「循環」,減少廢棄及物質耗用。同時,由於企業轉型初期將可能面臨挑戰,因此設計「循環沙盒」機制,也就是企業先提創新試驗方案,環境部給予一定彈性與輔導,協助逐步達標。

賴瑩瑩表示,「產品數位護照」記錄產品完整生命資訊的數位系統,消費者可透過手機掃描,得知產品材料組成、再生料比例、可拆解性、碳足跡、回收建議等,目前會先從特定品類試辦,如電器、飲料容器、建材等,未來將逐步擴大,讓循環資訊透明化、標準化。

「廢棄物清理法」也是這次修法另一大重點,賴瑩瑩表示,資源要能循環,不能有中間「漏」掉的地方,過去非法棄置情況屢見不鮮,不僅污染環境,也影響合法業者經營,因此這次修法主要強化3大面向,包括提高刑責科技防堵,導入電子圍籬、即時通報等資訊系統;以及連帶責任,出租土地者與廠商都有管理義務。

另,賴瑩瑩於受訪時指出,環境部自今年元旦起,旅宿業者不得提供一次性旅宿用品,估算1年可減少4.6億個以上的小瓶裝旅宿用品用量。除此之外,今年底將提出新版《一次用產品減量里程碑》,聚焦塑膠袋、免洗餐具、飲料杯、吸管,以及新增納入的零售商品與網購包裝等6大項目,環境部也於7月1日至8月31日開放「減量里程碑許願池」專區,讓民眾提供改善建議與期望作為施政參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受訪時指出,環境部預計將現行「資源回收再利用法」修正為「資源循環推動法」,並同步修正「廢棄物清理法」。(記者陳宇睿攝)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受訪時指出,環境部預計將現行「資源回收再利用法」修正為「資源循環推動法」,並同步修正「廢棄物清理法」。(記者陳宇睿攝)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