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小學教育革新 黃昆輝:期待AI賦能教育和半導體一樣成台灣驕傲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因應AI時代來臨,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22)日舉行「2025教育政策研討會」,聚焦在大AI時代的中小學教育革新,包括課程、教學與評量。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教育界須充分了解AI的發展趨勢與應用途徑,認真思考AI在學校教育與學生學習的「工具性角色」,建構一個「AI賦能」的智慧型學校,期待AI賦能的教育,也和半導體晶片設計一樣,成為台灣的驕傲。
黃昆輝表示,在面對AI帶來的挑戰與機會時,學校必須兼重「AI教育」和「教育AI」,一方面增進學校師生的AI素養和知能,另一方面則強調AI在學校教育的具體應用,學校應善用AI賦能,支持課程設計,改進教學方法與學習評量,據以優化教學,改善學生學習,擴大「因材施教」的規模,確保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機會與成果,讓「AI」成為台灣教育轉型發展的新動能。
黃昆輝也期許研討會能帶給大家對「教育AI」有更多的理解和省思,也希望研討會的成果能提供政策規劃和學校實務的具體建議,他們相信「AI賦能」是台灣教育永續發展的動能,更是台灣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也期許AI賦能的學校將成為台灣的特色品牌。
黃昆輝也表示,基金會自2016年成立以來,每年針對重要教育問題與政策進行專案研究,並配合研究成果舉辦教育政策研討會,提供一個具有專業性的公共平台,匯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意見,提供教育決策的參考,期能對台灣教育邁向「公義」與「卓越」的永續發展有所貢獻。
教育部次長朱俊彰和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均出席研討會表達支持,林法正表示,國科會名稱從「國家科學委員會」更名為「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凸顯對科研成果實際應用與實踐之重視,AI讓獲取知識變得更容易,但對學習方式、學生及教師都產生影響,假訊息和錯誤訊息增多,也帶來新的考驗,教育體系需要思考如何善用AI工具,並與教師搭配,培養出具備創新思維及AI素養的下一代。
基金會邀請荷蘭拉德堡德大學教授莫勒納爾(Professor Inge Molennaar)進行主題演講,她分享擔任拉德堡德大學「國家教育AI實驗室」主任的經驗,長期致力於AI在教學應用的研究成果,研討會進行中。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