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病倒斷木長出「子實體」傳染 竹縣坪林國小又2樹染褐根病

2025/09/01 15:34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新竹縣坪林國小校園也傳褐根病害!該校的台灣欒樹和光蠟樹今天經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博士傅春旭等專家到場會診確認,被一旁已先遭褐根病害倒塌、根部海綿化還長出「子實體」的段木接觸後染病,至於另棵木棉初判是感染了跟褐根病同屬不同種的「木層孔菌」,病情進展雖不如褐根病厲害,但結果相同,一樣需要當心防治。

坪林國小校長余舒蓉說,該校林木多達48種、237棵樹木。近2年陸續發現樟樹、麵包樹以及台灣欒樹疑遭病害,其中樟樹旁的木棉根部腐爛、不穩,為防倒塌已先移除,就怕樟樹也不保。

操場旁的台灣欒樹去年秋天就生長異常,緊鄰的光蠟樹也枯了,停車場旁麵包樹根部腐朽,大家懷疑是褐根病所致。

林試所博士傅春旭帶著助理張詠怡,會同該所森林保護組助理研究員林介龍到場會診,確認4棵樹,僅台灣欒樹和光蠟樹確診,感染源就在緊鄰堆放的乾枯段木。這根段木不僅已海綿化,甚至長出了「子實體」,代表已有孢子,能空飄傳染病菌。

傅春旭說,台灣欒樹目前依褐根病標準流程:砍掉病樹,挖除病根,集中燒毁,疫區土壤燻蒸消毒來處理;堆放在旁的病源段木應燒毀,且檢視區內的樹木根系,確認疫區範圍徹底處理。

危害木棉的木層孔菌殺傷力雖沒褐根病強大,但最終結果一樣。因也已形成「子實體」,建議移除樹頭,避免腐朽菌的孢子散佈,為害其他樹木。

麵包樹則是因停車等導致根部受傷,傷口感染粗糙春孔菌後再遭天牛等蟲害。

他建議先做外科手術,清理腐朽和受感染的組織,傷口塗佈保護。

再於根系範圍設保護裝置,如平台或金屬網架,仍可停車卻又不會壓到樹根。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農業部林試所博士傅春旭(右)檢視圖左上台灣欒樹周邊還有哪些樹木遭到感染,其助理張詠怡則蹲在地上進一步檢視台灣欒樹病況。(記者黃美珠攝)

農業部林試所博士傅春旭(右)檢視圖左上台灣欒樹周邊還有哪些樹木遭到感染,其助理張詠怡則蹲在地上進一步檢視台灣欒樹病況。(記者黃美珠攝)

圖中深色、類似菇狀的,就是「子實體」,代表先前感染褐根病而死亡的枯木已經能透過空氣傳播病菌。(記者黃美珠攝)

圖中深色、類似菇狀的,就是「子實體」,代表先前感染褐根病而死亡的枯木已經能透過空氣傳播病菌。(記者黃美珠攝)

坪林國小校內,先前因感染褐根病倒塌,被鋸成段木堆放的病源。(記者黃美珠攝)

坪林國小校內,先前因感染褐根病倒塌,被鋸成段木堆放的病源。(記者黃美珠攝)

坪林國小台灣欒樹旁的段木,樹體已經明顯因感染褐根病而海綿化。(記者黃美珠攝)

坪林國小台灣欒樹旁的段木,樹體已經明顯因感染褐根病而海綿化。(記者黃美珠攝)

林試所博士傅春旭(右2)詳細跟坪林國小校長余舒蓉(左2)說明如何醫治台灣欒樹。(記者黃美珠攝)

林試所博士傅春旭(右2)詳細跟坪林國小校長余舒蓉(左2)說明如何醫治台灣欒樹。(記者黃美珠攝)

林試所博士傅春旭(立者右)跟該所助理研究員林介龍(立者中)、其助理張詠怡(蹲者)一起會診已經先移除的木棉根部病害,確認是木層孔菌所致。(記者黃美珠攝)

林試所博士傅春旭(立者右)跟該所助理研究員林介龍(立者中)、其助理張詠怡(蹲者)一起會診已經先移除的木棉根部病害,確認是木層孔菌所致。(記者黃美珠攝)

圖中位於麵包樹根部的圓形小孔,就是小型天牛的羽化孔。(記者黃美珠攝)

圖中位於麵包樹根部的圓形小孔,就是小型天牛的羽化孔。(記者黃美珠攝)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