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健保危機 賴清德憂:再不改就招不到醫師了

2025/03/29 15:16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全民健保邁入30週年,總統賴清德今(29日)出席「健保30 愛相聚 健康台灣更有力」慶祝暨健走活動,除了肯定健保制度30年來促進健康平權,也拋出現行健保給付「不同工同酬」的結構性問題,強調若不改革,未來恐「醫師會招不到人」。

賴清德表示,健保制度30年來深受國人肯定,國際間也高度評價,台灣的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經常被列為全球前段班,顯示大家共同努力已有豐碩成果。但他也坦言,制度實施至今累積不少問題,必須集思廣益、提出具體行動,「否則健保60年時,我們要用什麼成績向社會報告?」

賴清德提到,今年牙醫系分數已高於醫學系,醫師人力出現警訊,「醫師會招不到人,第一志願的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都招不到,感染科也一樣。」他認為這是結構性問題,應該思考是否「不同工也要不同酬」,現在是不同工同酬、論件計酬,做不同的工作卻領一樣的報酬,自然讓辛苦的科別越來越少人投入。

賴清德也分享,日前與一位醫界前輩、國際知名的重建外科醫師談到這個問題。對方經常得連續開刀8到10個小時,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師來觀摩學習,但健保給付卻只有6萬多到8萬多元。「我以為他至少能拿到1、20萬,結果只有這個數字,他也說,這個科很難再找到人。」

對於總統拋出健保改革議題,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不同工不同酬」已是醫界與健保體系的共識,目前已針對急重症、偏鄉醫療等較為辛勞的領域進行給付加成,「這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正在積極推動。」今年在總統與行政院支持下,總額成長率加上公務預算整體增加超過700億元,為推動結構改革提供更多空間。

健保署長石崇良補充,「不同工不同酬」可從兩個層面來看。第一是地域差異,如離島地區目前已加成30%,偏鄉也設有點值保障與補助,這些都是因應地區條件差異,給予不同酬勞。第二是科別與工作負荷,有些科別比較辛苦,或是病人數因少子化減少,例如小兒科,也有陸續提高加成,另如急重症科別,近期也調高支付,強化誘因。

石崇良說,部分報酬確實無法反映醫師的實際投入,像門診診察費,不論個案複雜或簡單、醫師花的時間與心力多少,給付都是一樣,這就是典型的「不同工同酬」,目前健保署正研議未來將診察費分級,區分「一般診察」與「複雜診察」,給予差別給付。

石崇良說,至於像是總統提到的手術類項目,健保採「資源耗用相對值(RBRVS)」雖自2011年以來已多次調整,但部分工時長、耗能高的科別仍未完全反映實際負擔,未來將配合財務情況持續檢討與調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總統賴清德29日出席健保署「健保30 愛相聚 健康台灣更有力」活動,致詞時特別指出健保改變的迫切性,認為應該考慮從不同工不同酬的角度思考,才能解決四大皆空、招不到醫生的問題。(記者劉信德攝)

總統賴清德29日出席健保署「健保30 愛相聚 健康台灣更有力」活動,致詞時特別指出健保改變的迫切性,認為應該考慮從不同工不同酬的角度思考,才能解決四大皆空、招不到醫生的問題。(記者劉信德攝)

總統賴清德(中)29日出席健保署「健保30 愛相聚 健康台灣更有力」活動,並與衛福部長邱泰源(左二)、早產兒家長教練高志綱(左四)、首批接受細胞治療(CAR-T)於高中時期被診斷罹患血癌的吳嘉源(左三)、住在台灣22年的越南新住民(右三)及70歲沖浪阿公張文忠(右四)等健保受惠者,一同慶祝健保30年。 (記者劉信德攝)

總統賴清德(中)29日出席健保署「健保30 愛相聚 健康台灣更有力」活動,並與衛福部長邱泰源(左二)、早產兒家長教練高志綱(左四)、首批接受細胞治療(CAR-T)於高中時期被診斷罹患血癌的吳嘉源(左三)、住在台灣22年的越南新住民(右三)及70歲沖浪阿公張文忠(右四)等健保受惠者,一同慶祝健保30年。 (記者劉信德攝)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