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歷時1年!新月橋吊索修復工程收尾 橋下封閉自行車道預計5月初重啟(新北市政府提供)

2025/02/14 15:32

〔記者董冠怡/新北報導〕銜接新莊與板橋、行人與自行車專用的新月橋,2014年啟用,去年4月花蓮強震造成吊索異常,橋樑封閉分階段檢測修繕,同年11月橋上部分重新開放通行、今年1月56條吊索已全數更新;市長侯友宜今天從新莊端新月橋下工區視察修復情形,希望4月底防汛期前,拆除完畢跨河構台介面,同時恢復周邊暫時封閉的自行車道。

侯友宜表示,新月橋主橋段長300公尺、橋面板由56條吊索拉住,去年受到強震影響有鬆脫的狀況,邀集技師公會協助修復吊索及結構體,由於距離最高拱頂落差60公尺,故而建置大型跨河施工平台,修復將近1年,吊索安全無虞,並引進新型設備強化張力,提升抗震能量,一切順利,新月橋下定會如期完成最後工區復原,還給市民安全、舒適休憩空間。

市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長黃裕斌指出,景觀橋的橋體輕、橋面寬,橋梁因強震變形,致使原吊索系統夾片鬆脫滑線,為免新舊系統差異衍生後續問題,歷經專家討論後,決定全部更換為擠壓式吊索,提高橋梁耐用性和壽命。

區分2階段修復,設置橋下支撐,包括於河道內搭設308公尺跨河施工構台、16組橋梁重型支撐、35處安全監測系統,去年已完成並開放橋上通行;接續更新吊索,今年1月24日皆已更換,現今正在調校索力。黃裕斌說明,修繕工程已近尾聲,4月底防汛期(台灣從5月1日起進入汛期)前會將構台拆完,恢復周邊使用空間。

市議員石一佑建議,現今科技發達,每一座橋梁應視各自情況引進裝設人工智慧(AI)監測系統,透過數據資料比對,發現異常時可以優先處理、及時維修,避免再度出現2019年宜蘭縣南方澳大橋無預警斷裂(當時造成6名船員罹難,另有9名船員、1名油罐車駕駛、3名搶救人員受傷)的憾事,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高灘處回應,新月橋吊索修復中,裝有即時監測系統,費用約300萬。整座橋梁永久監測系統、監測頻率與費用涉及監測項目及規模,將參考其他類似橋梁監測系統另行概估。此外,由於去年強震後餘震不斷,修繕工程1階花費1.1億元、2階6000萬元,合計1.7億元,才會與先前提及的1.1億元有所落差。

高灘處補充,高灘地橋梁定期檢測頻率為每座每年1次,優於交通部車行橋梁「公路橋梁檢測及補強規範」及內政部人行陸橋「人行天橋檢測與維修及補強規範」定期檢測之間隔以2年為原則規範,並視檢測結果排定橋梁維護事宜,針對發生重大事故或災害如火災、颱風及地震(新北超過4級)另案辦理特別檢測。

至於工區旁暫時封閉的自行車道何時開放?高灘處提到,新月橋已全面開放通行,目前暫時封閉的自行車道為新月橋下施工區域,預計5月初重啟,民眾現轉支線騎乘,大漢溪自行車道並無中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從新莊端的工區仰視新月橋。(記者董冠怡攝)

從新莊端的工區仰視新月橋。(記者董冠怡攝)

高灘處提到,新月橋已全面開放通行,目前暫時封閉的自行車道為新月橋下施工區域,預計5月初重啟。 (記者董冠怡攝)

高灘處提到,新月橋已全面開放通行,目前暫時封閉的自行車道為新月橋下施工區域,預計5月初重啟。 (記者董冠怡攝)

市長侯友宜今天從新莊端新月橋下工區視察修復情形,並且聆聽高灘處長黃裕斌簡報工程進度。(記者董冠怡攝)

市長侯友宜今天從新莊端新月橋下工區視察修復情形,並且聆聽高灘處長黃裕斌簡報工程進度。(記者董冠怡攝)

市議員石一佑建議,現今科技發達,每一座橋梁應視各自情況引進裝設人工智慧(AI)監測系統,透過數據資料比對,發現異常時可以優先處理、及時維修。(石一佑提供)

市議員石一佑建議,現今科技發達,每一座橋梁應視各自情況引進裝設人工智慧(AI)監測系統,透過數據資料比對,發現異常時可以優先處理、及時維修。(石一佑提供)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