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民眾巧手摺紙鶴 追思三峽車禍逝去無辜生命

2025/05/25 14:06

首次上稿 13:04
更新時間15:13

〔記者陳奕劭/新北報導〕為悼念因三峽重大車禍不幸離世的3條生命,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今天(25日)在三峽區北大國小車禍現場旁發起追思行動,小朋友、大學生、民眾們默默摺起紙鶴,盼悲劇不要重來。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強調,唯有建構更安全的行人環境,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北大國小通學巷近日發生重大車禍,釀成3死12傷悲劇,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發起摺紙鶴行動,追思逝去的無辜生命。十幾位小朋友、大學生、民眾們細雨下默默摺起紙鶴,互相討論摺紙的步驟,也有學生拾起手機「邊記邊摺」,一張白紙經過巧手細心照顧,慢慢成形鶴的外觀。一位不具名民眾分享,她以前在學校常常摺,長大就忘記了,還要再重新學習一次。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吳宜蒨表示,她們發起摺紙鶴,希望讓社會大眾與政府認知交通是系統性問題,發生事故的原因不是年齡,而是危險駕駛,將問題歸咎高齡駕駛恐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

她指出,下了車人人都是行人,希望政府保障所有人,含身障者、兒童、安全步行的權利,而非成為駕駛才能安全上路。建議政府改善大眾運輸系統,建構完善安全的步行環境,將人本教育、零死亡願景納入國民教育,讓小朋友認知,車輛愈大則殺傷力愈大,駕駛應肩負更重責任,而非教育成「馬路如虎口」。

吳宜蒨說,台灣小朋友應享有安全、快樂的步行環境,而非必須由家長接送,導致大量車流塞在路上,導致車禍愈來愈多。她強調,交通事故不該成為日常,檢討「行人地獄」從現在開始,而非事發後補破網。

佛光山金光明寺今天上午在北大國小體育館舉行「為三峽車禍消災祈福灑淨佛事」,三百位民眾為罹難者祝禱,立委蘇巧慧隨後前往白紙鶴悼念現場,雙手合十默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白紙化為紙鶴寄寓民眾的哀思,盼交通悲劇不要再重演。(記者陳奕劭攝)

白紙化為紙鶴寄寓民眾的哀思,盼交通悲劇不要再重演。(記者陳奕劭攝)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吳宜蒨強調,交通事故不該成為日常,檢討「行人地獄」從現在開始,而非事發後補破網。(記者陳奕劭攝)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吳宜蒨強調,交通事故不該成為日常,檢討「行人地獄」從現在開始,而非事發後補破網。(記者陳奕劭攝)

追思會聚集大片花卉,寄寓民眾對逝去無辜生命的不捨。(記者陳奕劭攝)

追思會聚集大片花卉,寄寓民眾對逝去無辜生命的不捨。(記者陳奕劭攝)

不只有摺紙鶴,民眾也在追思牆上張貼便利貼,追思無辜逝去生命。(記者陳奕劭攝)

不只有摺紙鶴,民眾也在追思牆上張貼便利貼,追思無辜逝去生命。(記者陳奕劭攝)

小朋友、大學生、民眾們細雨下默默摺起紙鶴,追思因三峽車禍逝去的無辜生命。(記者陳奕劭攝)

小朋友、大學生、民眾們細雨下默默摺起紙鶴,追思因三峽車禍逝去的無辜生命。(記者陳奕劭攝)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