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傷癒野放逾3個月 台灣黑熊Lanihu頭好壯壯帥氣露臉 (林業署台東分署提供)

2024/07/15 17:34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灣黑熊Lanihu去年8月底在台東海端鄉紅石山區誤觸套索受傷獲救,今年3月傷癒野放,3個月後首次現身於紅外線自動相機畫面,從影像中可以看出,牠先前受傷的左前肢恢復良好且行動靈活,看到影像中健康的Lanihu,團隊成員無不感到欣慰與振奮,經由發報器的長期追蹤定位,隨時掌握牠的出沒的地點與軌跡。

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指出,透過Lanihu佩戴著衛星發報頸圈所傳回的定位訊息,雖可瞭解牠野放回到山林後的行蹤和活動狀態,但從自動相機拍攝到影像紀錄就更能研判野放後身體狀況;從監測影像中發現配戴頸圈及耳標的台灣黑熊,經過比對衛星頸圈回傳軌跡,確認是野放已逾3個月的Lanihu,剛滿4歲的牠,體態結實、毛髮亮麗、步伐穩健,還在相機前停留了許久,露臉打卡後就帥氣離開,珍貴的畫面也療癒了所有關心Lanihu的夥伴。

當時負責救援的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的獸醫師江宜倫回憶,Lanihu是野灣團隊與台東分署歷年合作救援台灣黑熊中深具挑戰性的個案,當時牠誤中陷阱,受困在約4-5公尺高的樹叉上,光是要救牠脫困就花了不少氣力,更因爲Lanihu左前肢傷勢嚴重,一度面臨要評估進行截肢手術,但經過團隊細心治療下,成功保住了傷肢,並在癒後復原良好後成功野放。

台東分署表示,拍攝到Lanihu的區域野外食物來源豐富多樣,也紀錄到台灣水鹿、山羌等野生動物出沒,同時從Lanihu配戴的頸圈持續回傳的定位資訊,也初步掌握了牠主要活動範圍,近期則是較密集於淺山區域活動與夜棲,據判斷這也是牠既有的生活領域。

經台東分署派員前往勘查,該處自然食源豐富,楨楠屬樹木結實累累,樹幹及地面都有台灣黑熊的爪痕和排遺,甚至發現疑似Lanihu的棲息處,應該是非常適合台灣黑熊的棲息環境,這些資訊也對了解臺灣黑熊在森林環境中的行為模式有著重要意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灣黑熊Lanihu傷癒野放3個月後,首次現身於紅外線自動相機畫面。左前肢恢復良好,在森林中的模樣十分帥氣。(林業署台東分署提供)

台灣黑熊Lanihu傷癒野放3個月後,首次現身於紅外線自動相機畫面。左前肢恢復良好,在森林中的模樣十分帥氣。(林業署台東分署提供)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