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黑箱課綱青年重回教育部 宣示拒絕中國教育統戰

2025/08/01 19:31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前總統馬英九政府在10年前強推大中國高中課綱,引爆全國高中生反黑箱課綱運動,甚至一度佔領教育部廣場,成為台灣史上參與者最年輕的社會運動。今(1日)晚反課綱青年們重回教育部前辦10週年晚會,並提出「深化台灣公民教育、拒絕中國教育統戰、重建青年組織行動」三大訴求。

稍晚成員也擬重現當年高中生射紙飛機進教育部抗爭活動。籌備小組成員蕭任佑表示,當年參反課綱學運的高中生已在社會各行各業深根,為了理想及生活而努力,今天的晚會不只是紀念性質,面對這幾年中國對台統戰的目標年齡越趨下降,甚至有教師在教學現場宣揚統一,期盼可以藉由深化台灣公民教育,強化學子對民主制度及資訊判別的認識,防範獨裁政權的滲透,也期待藉由重建青年組織行動,在校園、社會持續維護台灣的民主制度及本土人文教育。

當時開第一槍的台中一中蘋果樹公社發言人廖崇倫表示,經過10年觀察與反省,青年不必再等待大型社會運動到來,而是從各自的校園、地方環境開始關心,從小小行動、小小聚集開始,彼此培力,發展屬於自己的社會運動與切入方法,用自己可及的力量投入每個中堅位置,才可能保持韌性,在更大的框架上去回應中國挑戰。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政大教授薛化元表示,10年前反課綱,全國有177位歷史學教授共同聯署,最終包含教師、學生、社會人士共有5300人參與,最主要訴求是反對違背行政程序,且不符合歷史專業的課綱,他也呼籲新一屆的課綱應注意是否考量公民培育的素養,認為行政權責無旁貸應維護台灣主體性的教育,而當初製造課綱爭議的主管機關及相關人事至今仍未被究責,呼籲主管機關盡速調查並公布問題之所在,避免再次發生。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表示,10年前的運動是由年輕人帶頭翻動體制的運動,一代一代的年輕人創建屬於台灣自己的文化,反課綱運動就是代表案例,包含更早之前的廢除髮禁運動,都顯示學生思想、身體的自由不應被體制束縛,當前面對網路統戰及新媒體社群挑戰,需要更多的對話,期許未來10年能夠進行台灣民主的深化運動。

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理事長張育萌呼籲,中國教育統戰透過學校機制滲透,在疫情後有復甦且更深入的現象,相關行政機關應該要對教育統戰有所掌握,了解行程是否與登載不符或與中國公部門是否有所接觸。晚會正進行中。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反課綱運動10週年活動籌備小組成員、台教會會長薛化元(右二)、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左一)1日在晚會前舉行記者會,呼籲要深化台灣公民教育、拒絕中國教育統戰、重建青年組織行動。(記者廖振輝攝)

反課綱運動10週年活動籌備小組成員、台教會會長薛化元(右二)、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左一)1日在晚會前舉行記者會,呼籲要深化台灣公民教育、拒絕中國教育統戰、重建青年組織行動。(記者廖振輝攝)

反課綱運動10週年活動籌備小組成員、台教會會長薛化元、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見圖)1日在晚會前舉行記者會。(記者廖振輝攝)

反課綱運動10週年活動籌備小組成員、台教會會長薛化元、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見圖)1日在晚會前舉行記者會。(記者廖振輝攝)

反課綱運動10週年活動籌備小組成員、台教會會長薛化元(右)、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1日在晚會前舉行記者會。(記者廖振輝攝)

反課綱運動10週年活動籌備小組成員、台教會會長薛化元(右)、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1日在晚會前舉行記者會。(記者廖振輝攝)

反課綱運動10週年活動籌備小組成員、台教會會長薛化元、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1日在晚會前舉行記者會,呼籲要深化台灣公民教育、拒絕中國教育統戰、重建青年組織行動。(記者廖振輝攝)

反課綱運動10週年活動籌備小組成員、台教會會長薛化元、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1日在晚會前舉行記者會,呼籲要深化台灣公民教育、拒絕中國教育統戰、重建青年組織行動。(記者廖振輝攝)

10年前,反黑箱課綱的全國高中生射紙飛機進入教育部,穿越馬政府的蛇籠和拒馬。(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10年前,反黑箱課綱的全國高中生射紙飛機進入教育部,穿越馬政府的蛇籠和拒馬。(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