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統「鹿港放水燈」好環保 燒成灰燼也要打撈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有百年傳統的彰化縣「鹿港放水燈」今天(4日)傍晚在福鹿溪登場,超過1000盞蓮花法船、大厝燈與蓮花水燈在熊熊烈火中燒向天際,超度孤魂水靈與先祖,為了符合環保新觀念,所有燒成灰燼的水燈,都會打撈上岸,讓水燈不會變成垃圾流向大海!
「鹿港放水燈」由縣長王惠美擔任主祭官,與在地的鄉鎮首長與民代在福鹿溪藍色大橋下方的浮動碼頭施放水燈,打頭陣的是鹿港地藏王廟主燈,為了讓主燈在火光中能穩穩往下游漂流,綁上牽引線由浮動平台引導,緩緩地在夕陽餘光中燒向天際。
鹿港地藏王廟說,傳統民俗也要配合時代改變,「鹿港放水燈」早期都是農曆初一,因而有鹿港普度歌的「初一放水燈」來由,但後來中央政府為了改革分區普度,規定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普度,廟方從2004年起改從農曆七月十三日起連續3天辦理普度法會,同步把放水燈改到農曆七月十五日。
「鹿港放水燈」也不再是燒完了就算了,而是派出專人打撈灰燼,剛好員大排經過整治,福鹿溪位於員大排下游,不遠處就有橡皮壩,平日橡皮壩會膨脹擋住水源作為灌溉水 ,下大雨就自動倒伏,人員只要趕在橡皮壩前方打撈燒成灰燼的水燈,恢復福鹿溪的原本面貌。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