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偕地面機器人訓練強化AI辨識力 台南科技救災再升級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台南市府消防局為提升無人機應用於災害應變與救援效率,於無人機隊第3季進階訓練中特別以無人載具的空中、地面協同救災為主,訓練無人機與地面水砲型救災機器人操控員協同作業的新模式。
消防局表示,訓練過程中,無人機隊飛手提供即時空拍影像,協助掌握視距外地面救災機器人的射水方向與距離。救災機器人操控員依據無人機傳回的即時畫面,進行模擬滅火操作,並依影像回饋調整水線的射程與方向,以提高目標鎖定的精準度。除可強化救災機器人對火點的射水打擊準確性外,亦有助於應用在化學災害搶救等高風險場域中,有效維持人員與危險源的安全距離,確保消防員能遠離高溫、濃煙與潛在風險,達成兼顧實戰與訓練成效的安全防護目標。
此外,本次訓練亦運用飛手操作無人機,進行無人機AI人像辨識訓練。無人機從不同高度與角度進行飛行觀察,實測其在各種條件下的辨識成功率,並同步拍攝大批多角度的模擬溺者影像,作為回饋資料照片,以協助客製化訓練水域溺者AI辨識模型,此舉可有效提升無人機從高空進行溺者辨識的效率與準確率,進一步強化災害搜救效能。
南市消防局長李明峯表示,透過空中、地面協同訓練,不僅提高操作效率與精準度,也能在高風險救災現場中降低人員傷亡風險。未來,消防局將持續推動無人機與各式無人載具整合運用,建立快速、精準、智慧化的災害應變能力。
南市長黃偉哲也說,市府持續積極推動智慧城市,希望藉由拓展無人科技應用領域,在災害現場資訊及狀況不明的情況下,消防員能先透過無人科技救災,運用無人機和救災機器人等無人載具執行救災,提升整體救災效能及確保消防人員救災安全。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