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冠海星恐2年內吃光東沙外環礁珊瑚 學者籲跨部會因應(台灣珊瑚礁學會提供)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棘冠海星是珊瑚殺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中的外環礁已有19%遭棘冠海星破壞,台灣珊瑚礁學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今(8日)公布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域遭棘冠海星侵蝕進一步擴大,擔憂東沙環礁的石珊瑚恐2年將會被棘冠海星統統吃光,呼籲政府成立跨部會小組因應。
隨棘冠海星的天敵大法螺遭中國漁船濫捕濫撈,東沙環礁有豐富的石珊瑚,又石珊瑚是棘冠海星的最愛,棘冠海星族群持續擴大,鄭明修形容棘冠海星所到之處,珊瑚皆片甲不留,去年開始率志工成立「東沙突擊隊」,透過注射不影響海洋環境的醋酸移除,去年8月共移除1萬3976隻,也觀察到東沙外環礁已破壞達19%,今年3月底到4月底再度率志工赴東沙移除,原預估該區域約2.9萬隻,但實際移除達3萬3748隻,也觀察到棘冠海星持續往東擴散,因棘冠海星1週移動距離可到250公尺,從過去關島經驗,預估若不再積極防治,東沙外圍環礁的石珊瑚恐2年內全滅。
鄭明修進一步指出,若外環礁的珊瑚都被棘冠海星吃光後,勢必棘冠海星可能會改到東沙環礁內的大潟湖持續覓食,大潟湖目前的珊瑚覆蓋率已達70%,若被入侵,後果恐不堪設想,另外也觀察到基隆潮境、綠島、墾丁等周遭海域也出現零星約2-3隻棘冠海星。
鄭明修指出東沙環礁因為到達不易,登島必須先行向國防部提早於45天前申請,但現在東沙外環礁的棘冠海星大爆發,加上東沙海域具有豐富的海洋生態,珊瑚更是海洋中的熱帶雨林,有重要的海洋保育與觀光經濟價值,他評估東沙環礁海域每年的經濟價值高達台幣335億元,呼籲政府應盡速跨部會成立因應小組,也希望政府可透過專案方式讓志工登島申請時間縮短,尤其5月、6月更是棘冠海星的繁殖期,希望政府趕快動起來,加速清除速度。
國家公園署回應表示,為強化移除及防治棘冠海星量能,近兩年已優先匡列二千多萬元經費,也跨部會與中研院、海委會、海巡署等合作,將持續擴充作業船隊與廣招有經驗的志工,並尋求企業ESG計畫合作,也會參考國際經驗發現棘冠海星爆發有週期重複性,將針對棘冠海星行為監測與早期預警規劃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