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海牛文化節險變奔牛節! 菜鳥牛仔狂奔嚇壞貴賓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由彰化縣政府主辦的「國際海牛文化節」活動,今天在芳苑鄉普天宮廣場和海空步道登場,活動高潮是由海牛拉著貴賓出海,今年由名為「牛仔」的海牛擔綱,不料今年遊客人潮爆滿,「牛仔」初見大場面,發起「牛脾氣」,拉著賓貴卯力狂奔,嚇壞眾人,所幸馴牛師駕御有術,急忙安撫「牛仔」,活動有驚無險落幕。
海牛文化節往年都由個性溫馴的「小小白」擔綱,載著貴賓坐牛車,但由於小小白去年底年邁過世,今年改由菜鳥「牛仔」扛起重任。結果差一點演出「奔牛節」,若不是馴牛師洪永化駕御有術,「牛仔」很可能載著縣長等貴賓一路狂奔。
「牛仔」在上場前已有點焦躁,在洪永化下達「起步走」,牛仔越走越快,嚇壞旁邊維安的警察們,急忙叫洪永化「好了…好了,停了」,這個突發狀況,也讓原本要下到蚵田的巡禮活動提早收場,在普天宮廣場前結束。
「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被列為彰化縣的無形文化資產,從日治時期傳承至今,在全盛時期,多達300多頭海牛投入採蚵行列,縣府在2020年正式登錄為彰化縣第一個「傳統知識與實踐」的無形文化資產,不僅是芳苑的驕傲,更是台灣珍貴的文化瑰寶。
目前芳苑地區僅剩10頭海牛,可下田載運蚵殼和觀光客的僅有4隻,牛師傅洪永化說,今天的活動人潮爆多,「牛仔」從未見過這種場面,太緊張了才會「用力拉」。
王惠美表示,隨著時代變遷,機械化設備逐漸取代了海牛,「牛車採蚵」文化正面臨消失的危機,為了守護這項無形文化資產,藉由「國際海牛文化節」,透過潮間帶牛車生態體驗、海牛無形文化展、海牛聚繪著色寫生比賽、趣遊芳苑海牛疊印趣、海牛飼育員實習營及產業推廣市集等豐富活動,讓大家親身感受海牛文化的魅力,並透過復育,從過去的8頭海牛成長到現在的12頭海牛,希望傳承這項文化,更走向國際,讓世界看見芳苑擁有全國獨特的文化。
王惠美指出,芳苑擁有濕地、紅樹林、王功漁港及海空步道等景觀,有全國面積最大的媽祖廟普天宮,縣政府在芳苑,也以「芳苑走走」為主題,活化7處閒置空間,變身打卡景點;另有1公里長的「紅樹林海空步道」,讓遊客能近距離觀察濕地生態;「王功漁火節」也將在6月28、29日在王功漁港盛大登場,歡迎大家前來走走,拜媽祖、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