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花2週多! 馬太鞍溪便橋10日下午3點提前通車
首次上稿10:12
更新時間11:43(新增陳世凱說法)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台9線馬太鞍溪橋在上月23日上游堰塞湖潰堤時遭沖斷,經過公路局6個工務段齊心努力,今天交通部長陳世凱到花蓮斷橋現場勘查,宣布明天下午3點涵管便橋通車!比總統賴清德宣示的1個月時間,只花兩個多星期就完成。
交通部長陳世凱上午由交通部次長陳彥伯、公路局長林福山、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文雄等陪同視察馬太鞍溪橋斷橋處及便橋施工進度!公路局說明,第一階段首要目標是全力搶通涵管便道,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卓榮泰原本指示,便道在1個月內完成,經日夜趕工,通車時間大幅提前,原定10月15日完成搶修,這兩天已進入最後階段!
陳世凱說,感謝工程單位日夜趕工,次長陳彥伯昨天晚上還到工程現場送包子、飲料等點心慰勞,讓工期大幅縮短,宣布可提早在明天10日下午3點通車,這代表工程只用了「2個多星期再多一點點」,不到3週,遠遠超出原訂目標。
陳世凱提到,台九線馬太鞍溪橋是東部最重要的幹道,涵管便橋的完成可光復鄉的民眾進出有直接的道路可通行,相較於繞行縣道193時間需40分鐘而且道路狹窄,便橋只要5分鐘內可通過,回到原本的台9縣,節省半小時至40分鐘車程。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林文雄說明,涵管便橋分為南下、北上兩線,均為單向行駛,全長870公尺,舊橋西側是南下線(入口在台9線231K+724、出口233K+047)、舊橋東側北上線(入口233K+423、出口231K+724),限速30公里,限5噸以下小型車及機慢車通行,夜間也開放通行,公路局會派員24小時監看,一旦有豪雨或大雨特報、上游水位上升,立即預警性封閉。
公路局也指出,涵管橋通車後,第二階段是鋼便橋的搶修,全長560公尺、橋寬12公尺,總經費4.3億元,將在本月15日發包,預計明年1月31日通車,鋼便橋不限車種通行;第三階段的馬太鞍溪新建將抬高橋梁、增加跨距減少落墩,強化橫向抗衝擊能力,預計今年底前發包、北上線2026年底完成、南下線2027年底完成。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