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救命速度再加快!五大策略助攻「健康台灣」

2025/09/04 18:38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過去病人等待新藥進健保,往往得花上1年時間,如今最快只要4個月。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姜至剛今(4日)在「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簡報時指出,台灣生醫產業正透過五大策略全面轉型,不僅讓新藥與智慧醫材加速上市,也要把智慧醫療推進日常生活,落實「Healthy Taiwan for All」,讓民眾健康真正有感。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今天舉行第五次會議,姜至剛進行「推動臺灣生醫產業創新發展」簡報,他指出,國際局勢瞬息萬變,COVID-19疫情、美國接連通過「降低通膨法」與「生物安全法」,加上川普政府重啟的關稅政策,都讓台灣面臨壓力,不過「壓力也是轉機,台灣必須加快腳步,建立自己的韌性。」

他指出,政府提出五大策略,「政策支撐、法規輔導、技術領航、行銷拓域、資源投入」,並已有具體成果。在政策上,行政院已將生醫納入「國家希望工程」,推動精準健康與智慧醫療,並由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TC)提出18項建議,涵蓋AI、半導體、產業鏈與人才培育等,為產業奠定長遠藍圖。

新藥、智慧醫材加速上市

法規改革則是民眾最直接感受到的部分。姜至剛說,新藥審查時間已由12個月縮短至8個月,部分案件甚至可壓縮至4至6個月。截至目前,國內已有11件藥品、51件智慧醫材順利上市,「加快的不只是數字,而是救命的速度,病人能更快用到治療。」

在技術方面,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源庫已於去年加入世界菌種聯盟,預計2026年建物完工,未來將具備檢體收集、菌株保存及國際合作功能。姜至剛強調,疫情已證明台灣能在快篩、疫苗與藥物研發中扮演關鍵角色,資源庫的建置,是守護全民健康的重要後盾。

行銷拓展上,姜至剛也說,政府積極打造智慧醫療品牌,「Health Smart Taiwan (HST)」平台已有165家會員、251件產品;「Taiwan Health Care Portal (THP+)」則吸引844家會員,創造產值近30億元,並結合台灣醫療科技展,讓世界看見台灣。

姜至剛說,資源投入方面,國發基金已啟動百億元智慧醫療投資計畫,截至今年6月,已投資9家企業、金額2.15億元,並帶動7.68億元民間資金。同時,226家、586項產品通過「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審定,去年更核准14件研發案獲補助,政府從制度到資金,全面支持產業升級。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食藥署長姜至剛(前)。(資料照)

食藥署長姜至剛(前)。(資料照)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