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府城建城300年「打開大南門」 入城出城穿越時空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今年適逢台灣府城城垣城門啟建滿300週年,台南市政府響應民間倡議、公私協力發起「59圍城」行動,選在當年動工日子「5月9日」這一天,首度打開大南門城門,同時宣告明起兩天的「城是生活」嘉年華會,邀請大家「入城出城」穿越時空體驗城垣歷史。
大南門是目前全台唯一保有「甕城」形制的古城門。雖然平日甕城空間開放參觀,但因北側緊鄰建興國中校園,城門封閉,鮮少有機會穿越城門真正「入城」。60歲在地居民陳先生也直說「人生第一次」;40多年前建興畢業洪姓校友回憶說,那時候好像沒有管制,也可以到城上面,但那時感覺很陰森,很少同學會想上去。
啟門儀式也特別選在17點25分(象徵1725年),由「現任城主」台南市長黃偉哲與古都城緣聯盟、府城城垣沿線學校台南一中、台南女中、建興國中、中山國中等各界代表齊聚城門,共同揭開系列活動序幕。以貼近生活方式,鼓勵大家重新認識城牆存在的價值,歷史與現代共生的城市風貌。
黃偉哲說,「府城300」的意義在於紀念由台灣人親手興建的城市「台南府城」,與荷蘭人興建熱蘭遮城不同,府城象徵的是台灣人自主建城的歷史與文化記憶。今日象徵性地重新打開城門,不只是重現歷史場景,更代表著「生活府城」,希望讓更多人深入了解府城歷史,進一步參與並認同台南文化發展。
週六、日母親節週末登場的「城是生活」嘉年華,活動期間城門將全面開放,讓民眾從城門內外兩側親身體驗進城的歷史情境,還有表演、互動展覽與創作等,走進這座古蹟歷史場域,感受古城與現代生活交織的節奏,更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記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