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獨家》驚世巨鱔!高雄釣友釣獲「鱷魚火箭」 學者認證史上最大尾(林姓釣友提供)

2025/02/13 09:42

首次上稿 00:17
更新時間 06:12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高雄林姓釣友日前釣獲長達195公分、身圍80公分、俗稱「鱷魚火箭」的外來魚種鱷雀鱔,研究20年外來種魚類的學者廖運志形容「這尾魚真的很巨大」,驚呼:「不僅打破台灣野外紀錄,成為已知台灣最大尾,尚未發現野生繁殖,值得深入探究對原生種的影響。」

台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廖運志指出,鱷雀鱔也稱福鱷,是北美洲的大型淡水魚,台灣偶有紀錄,中文名為「錘骨雀鱔」,但牠不是鱷魚,和雀類無關,更非鱔魚,只因密布牙齒、長嘴形狀像鱷魚、身形像鱔魚,就被冠上這三種動物的名稱。

林姓釣友表示,依他在河川及湖泊垂釣的經驗,非常少釣獲鱷雀鱔,堪稱「罕見」;去年12月得知有人在南部某縣市的河川釣獲170公分長的鱷雀鱔,他循線前往,在河邊可目視多尾,但直到第6趟的2月9日才首次釣獲,沒想到竟把「驚世巨鱔請出水」。

林姓釣友指出,當天上午8點開始垂釣,11點多仍無所獲,打算中午12點離開,「說時遲那時快,收餌時定住了」,感覺打到東西,但沒動靜。

不久,開始緩慢移動,然後竿捲無限循環地出線拉回,共計耗費約40分鐘「才成功請魚上岸」,測量長達195公分、身圍80公分,懷疑還有「更大尾」。

林姓釣友發現,這尾鱷雀鱔的鰓蓋纏繞塑膠繩,研判可能纏住牠的頸部好幾年,隨著牠愈長愈大,塑膠繩就愈來愈緊,緊到「皮膚」已潰爛。

廖運志指出,鱷雀鱔屬於較原始的魚類,牠們的祖先在恐龍出沒的侏儸紀就已出現,野外體長可長達3公尺,以魚、蛙、水鳥為主食,若受到驚嚇會亂竄,目前基隆海科館飼養1隻白化鱷雀鱔,長度僅約1公尺。

廖運志表示,台灣早年由水族業者引入鱷雀鱔,但因體型大、不易飼養,就被放流野外,這次長約2公尺的「巨大」鱷雀鱔是否會對生態造成影響,仍要持續研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林姓釣友(左)釣獲台灣史上最大尾的「鱷魚火箭」鱷雀鱔(右)。(林姓釣友提供)

林姓釣友(左)釣獲台灣史上最大尾的「鱷魚火箭」鱷雀鱔(右)。(林姓釣友提供)

釣獲的鱷雀鱔長195公分。(林姓釣友提供)

釣獲的鱷雀鱔長195公分。(林姓釣友提供)

林姓釣友剪斷纏繞鱷雀鱔頸部的塑膠繩。(林姓釣友提供)

林姓釣友剪斷纏繞鱷雀鱔頸部的塑膠繩。(林姓釣友提供)

鱷雀鱔頭部。(林姓釣友提供)

鱷雀鱔頭部。(林姓釣友提供)

釣獲的鱷雀鱔長195公分。(林姓釣友提供)

釣獲的鱷雀鱔長195公分。(林姓釣友提供)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