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地形長得像「牛的LP」台南小巷斜坡刺激爆紅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南中西區衛民街124巷,最近因陡坡落差近兩層樓,被網友戲稱為「台南雲霄飛車」,成為Google地圖新興打卡點。但在當地耆老口中,這裡其實有個趣味古地名「牛懶埔」。
據說早年地形下凹宛如「牛的LP」大睾丸,因此俗稱「牛懶埔」(台語音)。這條小徑串接民族路,居民日常騎行已習以為常,但外地人騎機車經過卻陌生,若油門不足可能爬不上坡,超速衝太快又容易失控撞上路邊牆角,雨天更增添危險。
「牛懶埔」的坡道,其實與德慶溪歷史有關。德慶溪又稱坑仔底,發源於成功大學與台南一中交界,全長僅3公里,卻是台灣近400年開發史上重要水道。1661年鄭成功艦隊自禾寮港登陸,正是依溪流進軍攻下赤崁樓。隨著都市計畫,河道被截彎填平,才形成今日的陡坡。
雖然「台南雲霄飛車」因刺激感爆紅,但居民提醒,這裡畢竟不是遊樂設施,坡度劇烈、轉角狹窄,務必注意安全。從牛懶埔到雲霄飛車,這段趣味地名演變,也見證台南河川與都市地貌的歷史變遷。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