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歐行程圓滿!蔡英文清晨抵台 外交、科技、文化三線並進
〔記者陳逸寬/桃園機場報導〕前總統蔡英文今(15日)清晨6時32分結束一週訪歐行程返抵台灣。她步出登機門時,微笑向媒體鏡頭揮手致意,神情輕鬆愉快。此次出訪是她卸任後第三度受邀赴歐,首站登上「柏林自由會議」發表專題演講,並參訪德國國會、台積電歐洲廠(ESMC)及柏林圍牆遺址等重要據點。接棒副總統蕭美琴在歐洲議會演講的外交突破,蔡英文以外交、科技與文化三線並進,深化台歐交流成果,持續強化台灣與國際民主夥伴的連結。
11月8日|啟程前往德國
蔡英文於11月8日晚間自桃園國際機場啟程,前往德國法蘭克福,展開為期一週的訪歐行程。外交部指出,蔡英文此次訪問受到德國政界、媒體與智庫高度重視,展現台德交流深化與台灣國際能見度提升。
11月9日|抵達柏林 恰逢「柏林圍牆倒塌紀念日」
11月9日下午,蔡英文抵達柏林,並與德台民間論壇主席、前歐洲議會議員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會面,雙方就經濟合作、公民社會與自由價值等議題交換意見。當日正值柏林圍牆倒塌紀念日,包瑞翰表示:「台灣的前總統能與我們一同慶祝自由傳統,倡議持續為自由奮鬥,使這份紀念更具意義。」
11月10日|登上首屆「柏林自由會議」發表演說
抵達柏林後,蔡英文於11月10日受邀出席首屆「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以「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為題發表專題演說,分享台灣民主發展、國家安全挑戰與全球民主韌性的重要性,獲現場熱烈回應。
演講後,她參訪德國國會大廈,與友台小組主席徐德分(Till Steffen)、政務次長布朗德(Michael Brand)與前主席魏爾胥(Klaus-Peter Willsch)等近40位跨黨派國會議員會晤,強調民主夥伴在威權挑戰下更需團結合作。
11月11日|前往德勒斯登視察「台積電歐洲廠」
11月11日,蔡英文前往德勒斯登,視察由台積電主導,博世(Bosch)、英飛凌(Infineon)及恩智浦(NXP)共同投資的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她聽取執行長克伊區(Christian Koitzsch)簡報,了解建廠進度與未來量產規劃。該廠預計2027年啟動初步投產,2029年全面量產,月產能約4萬片12吋晶圓。蔡英文強調,「台灣是世界負責任的一員,不論在民主、防疫或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上,我們都願意分享台灣的經驗。」同時,她也勉勵台灣工程師:「在海外要好好加油,也要關心台灣,有時間要回來。」
當日,她並與德勒斯登市長希爾伯特(Dirk Hilbert)及薩克森邦政府代表共進午餐,討論台德半導體合作前景與長期戰略,彰顯雙方在高科技產業的密切協作。
11月12日|出席《零日攻擊》放映會與在德台灣藝術家交流
蔡英文於11月12日返回柏林,出席「柏林自由週」活動之一的《零日攻擊》(Zero Days)放映會,聚焦資訊戰與民主防禦議題,並向長期推動台德交流的「德台協會」致意。會後,她與在德台灣藝術家、留學生輕鬆交流,現場享用珍珠奶茶與車輪餅,展現台灣文化魅力。
11月13日|參訪「恐怖地形圖」與「柏林圍牆遺址」
11月13日,蔡英文參訪鄰近柏林圍牆遺址的「恐怖地形圖博物館」(Topography of Terror),由館長瑞德勒(Andrea Riedle)親自導覽。她在納粹時期史料前停留良久,並於一張集中營受迫害小女孩的照片前深深駐足。參訪後,她心情沉重發文表示:「台灣與德國都共同走過國內威權的統治,現在我們也一樣面對境外另一個威權的競爭,唯有更深的連結、更強的團結,才能守護我們的民主防線,確保經濟發展的繁榮。」她讚許德國透過大量文獻與教育正視歷史,「非常用心地把歷史如實呈現給世人」,值得台灣借鏡;並回顧,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時,台灣仍在民主化過程中,如今能以成熟民主之姿站上德國舞台,更彰顯自由與民主的可貴。
11月14日|拜會柏林邦議會友台小組 獲頒「友誼獎狀」
11月14日,蔡英文拜會柏林邦議會友台小組,與共同主席歐瑪(Jian Omar)、呂德克(Tamara Lüdke)及副議長布何納(Dennis Buchner)、哈格妮波(Bahar Haghanipour)等邦議員會面,針對科技、教育與經濟合作交換意見。
下午,她造訪諾曼自由基金會(Friedrich Naumann Foundation, FNF)柏林辦公室,由主席巴奎(Karl-Heinz Paqué)頒授「友誼獎狀」,肯定她任內推動台德與台歐關係的貢獻。其後,她也與艾德諾基金會(KAS)、波爾基金會(HBS)及德國政府資助的「台灣做頭陣」(TAP)計畫團隊交流政策議題。
深化台德合作、強化台灣國際連結
蔡英文此行自國會、地方政府、科技產業到學術智庫皆有深入互動,不僅鞏固台德共享民主價值的友好情誼,也展現國際民主陣營對台灣的高度重視。她承接副總統蕭美琴於歐洲議會突破性演說的外交成果,透過民主、科技與文化三大面向,持續提升台灣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與影響力。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