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世界第三毒」僧帽水母出沒 遊北海岸當心(北觀處提供)

2025/04/17 18:24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今年水母提早現身,台灣北部海岸潮間帶、沙灘近日出現水母群,其中有零星的僧帽水母,有「世界第三毒」的水母之稱,不小心觸摸會產生劇痛,甚至休克,北海岸和基隆外木山都有發現,還有老外戲水時被水母蟄傷,北觀處指醒民眾水域活動多加小心。

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今天在北觀粉絲團貼文,近日有僧帽水母現蹤潮間帶,僧帽水母不論活體或死亡個體都有毒,有透明、粉紅、藍或紫色,有長約10公尺的觸鬚,鬚上充滿毒素的刺細胞,可以殺死小的海洋生物,已死亡或脫落的觸鬚,數小時內仍可以造成同樣傷害。

北觀處說,僧帽水母的毒液呈酸性,會讓人產生劇痛留下紅色鞭痕,要2到3日才能消散,毒素可以滲入淋巴結,造成更深入的痛,同時牠的刺會造成過敏連鎖效應,發熱、休克及干擾心臟和肺部功能,嚴重時更可能會致命。

北觀處副處長吳建志說,台灣的海域都有可能出現僧帽水母,目前北海岸只有零星少數個案,已派員加強巡查,並沒有大量出現,提醒民眾在水域或潮間帶活動時要小心,如有發現不要摸不要碰。

基隆大武崙沙灘今天也發現有水母隨著垃圾漂進海岸,附近店家指出,今年的水母來得比較早,有一般的水母和僧帽水母,今天淨灘時約檢撈了100多隻的水母。還有名外國遊客在戲水時,突然被一般水母蟄傷,身上都是紅腫的傷痕。

有資深潛水教練說,僧帽水母是群居性,外觀像氣泡一樣漂在海面上,海面下的觸鬚是藍色的,毒性很強,會被季風吹拂、順著潮流漂來台灣,這段時間戲水時要小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北海岸潮間帶和沙灘近日發現僧帽水母,北觀處提醒民眾從事水域活動時要小心。(北觀處提供)

北海岸潮間帶和沙灘近日發現僧帽水母,北觀處提醒民眾從事水域活動時要小心。(北觀處提供)

民眾在大武崙沙灘遊泳被水母蟄傷。(記者盧賢秀攝)

民眾在大武崙沙灘遊泳被水母蟄傷。(記者盧賢秀攝)

北海岸的潮間帶和沙灘近日發現僧帽水母,北觀處提醒民眾從事水域活動時要小心。(北觀處提供)

北海岸的潮間帶和沙灘近日發現僧帽水母,北觀處提醒民眾從事水域活動時要小心。(北觀處提供)

基隆大武崙沙灘民眾發現水母提早現身。(記者盧賢秀攝)

基隆大武崙沙灘民眾發現水母提早現身。(記者盧賢秀攝)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