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關稅談判 賴總統:不會犧牲農漁業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美國對世界各國提出對等關稅政策,總統賴清德今天到嘉義縣與養殖漁業業者座談時說,不是所有人都能到台積電上班,每個人有各自的專長,犧牲任一產業,就會影響社會一部分的人,農漁業是各行各業的起家業,政府不會因為談判犧牲農漁產業。
賴清德說,行政院宣布對受影響產業的支持計劃,有9大面向、20項措施,預計要用880億元照顧受影響產業,其中對農漁業有3大面向、6大措施,有1、200億元金額會來照顧大家。
政府用五大策略因應對等關稅,第一策略會爭取降低關稅,談判團隊也組好;第二,行政院的照顧支持計劃也會好好落實;第三,不只要有談判策略、有照顧產業策略,對台灣中長期經濟發展要有好的計劃;第四,在這個時期,要立足台灣,佈局全世界可以加強對美國的投資,讓產品有機會行銷全世界。這就是未來整個台灣產業的調整;最會開始和院長、相關部會到各地、各產業聽取大家意見。
賴清德說,政府不會因為為了要談判,而犧牲掉農漁業。行行出狀元,不是大家都可以去台積電上班、都可以去工業區上班、都有機會可以去做生意,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本事, 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行行都很重要。如果犧牲任何一個行業,就會影響社會一部分的人,對政府來說,各行各業都很重要,農業、漁業是大家的「起家業」,一定要優先照顧。
賴清德表示,農漁業很辛苦,但是成果也很好,農業部水試所已經成功培育土魠魚人工種魚,這是很有經濟價值的魚種,現在已經可以自己養殖、種魚已經培養成功,養了百多天都沒有問題。後續如果順利,除養殖虱目魚、吳郭魚、鱸魚,或是龍膽石斑等種種魚類,現在多土魠魚,土魠魚對歐美國家來說,也是非常好的魚類。
賴清德說,政府做農漁業後盾不變,會繼續支持農漁業不變,請大家共同打拚,雖然這次遇到難關,只要團結在一起,可以像過去一樣,如疫情期間台灣鯛原本占美國市場5、6成,疫情之後,在政府支持之下,變成8成,不因眼前的困難而失志,把困難、挑戰當成機會,共同打拚。
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執行長侯彥隆表示,政府是產業的堅強後盾,covid-19之後政府措施穩定產業,讓世界看見台灣,帶著產業度過危機,台灣鯛這尾魚在美國的市場從5到6成提高到8成,危機成為轉機。
侯彥隆說,目前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養吳郭魚,台灣養殖技術良好,產業在產官學研努力下有很好的發展,讓國際刮目相看,但台灣鯛產業也有很多困境,產銷上希望貨暢其流,安心生產,生產上因面臨極端氣候,使疫病困擾養殖產業,以前生產者注重飼料品質,現在全世界生產者注重疫病問題,如果可以好好處理疫病,可以在內外銷開拓更好的狀況。
侯彥隆表示,因為農漁業常是弱勢的一方,希望總統在關稅談判上,不要犧牲太多農漁業。這次美國提高關稅的狀況,各行各業都擔心養殖業者目前面臨放苗的季節,內心有疑慮,「到底要不要像以前那樣放?」農業部已與漁民座談,有提到小漁戶協助契作,這是非常好的目標,希望總統幫小漁戶在台灣鯛這尾魚上有機會契作,行銷國際,也希望在鱸魚、吳郭魚或其他養殖品種在疫病防治上可以強化,解決疫病問題,收益會更好,創造台灣優質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