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首批「萊豬」現蹤 食藥署長:邊境抽批不變、不公布流向

2025/05/05 16:32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近期1批澳洲進口豬腳被檢出萊克多巴胺(萊劑)0.001ppm(百萬分之一濃度),為我國進口豬肉首度檢出萊劑,儘管符合規定數值,但仍引發討論。對此,食藥署長姜至剛今(5日)親上火線說明,強調「食安優先一直放在我心上」,對於合格業者不會提高邊境查驗抽批比例,也不會公布流向,要緊盯的是不合格同學。

姜至剛表示,食藥署於2021年元旦起開放萊豬進口,但針對豬隻各部位訂有萊劑殘留容許量,截至今年4月底邊境報驗豬肉及豬雜碎共2萬5466批,檢出萊劑1批,但在殘留容許值內,尚未出現不合格品項;同時間對於市售進口及國產豬肉產品抽驗1萬8501件乙型受體素(含萊劑),結果皆合格。

姜至剛指出,政府管制政策都是以食安優先為前提,經過科學分析原則、膳食風險評估,並參考國際作法,訂出容許值,這個標準每日吃、一輩子吃都不會超標,同時落實邊境查驗與市場稽查,此次澳洲豬肉檢出萊劑0.001ppm,在標準值0.01ppm之內,且相差10倍,進而放行。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鄭維智說明,目前食藥署針對進口豬肉的邊境查驗採取一般抽批,以2%至10%的比例檢驗乙型受體素(含萊劑),若檢驗不合格會再提高抽批比例。

被問及此次澳洲豬檢出萊劑,是否會加強抽批或公布流向時,姜至剛強調,食藥署最重要的工作是在邊境查驗擋下不合格產品,因此要緊盯的是不合格的同學,合格的同學為什麼盯著他?那不就大家更恐慌了嗎?他指出政府必須依法行政,未違規的業者卻被公布有點怪怪的,會尊重市場的廠商機制。

不過,此次進口業者已致歉,對此,姜至剛指出,他想說內心話,就是一個合格標準的產品,但尊重業者的行為。此外,對於遭疑是否私下打電話給業者道德勸說,他強調「若有打個電話明示、暗示他」、「那就直接蓋牌了」,怎麼還會公布在「豬肉儀表板」上?

至於外界憂心標示不實恐仍造成民眾吃下萊豬,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自2021年至今年3月,食藥署專案查核豬肉及其可食部位標示約30萬件,查獲111件不合格,共裁處352萬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食藥署長姜至剛表示,對於合格業者不會提高邊境查驗抽批比例,也不會公布流向。(記者陳逸寬攝)

食藥署長姜至剛表示,對於合格業者不會提高邊境查驗抽批比例,也不會公布流向。(記者陳逸寬攝)

食藥署召開記者會說明進口冷凍豬腳檢出微量萊克多巴胺,食藥署長姜至剛(右2)、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左2)、食藥署食品組長劉芳銘(左1)、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鄭維智(右1)。(記者陳逸寬攝)

食藥署召開記者會說明進口冷凍豬腳檢出微量萊克多巴胺,食藥署長姜至剛(右2)、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左2)、食藥署食品組長劉芳銘(左1)、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鄭維智(右1)。(記者陳逸寬攝)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