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正紀念堂前上演「黑臉行動」 民團籲保留「白色恐怖記憶日」

2025/05/19 22:09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立法院新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未納入「白色恐怖記憶日」,蔡瑞月文化基金會等近40個民團今天在中正紀念堂上演「黑臉行動」行動劇,譴責中國國民黨抹去歷史記憶,呼籲保留「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及廢除獨裁者的紀念堂。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指出,「找回消失的她們:黑臉行動」的靈感,來自白色恐怖受難者潘英雪的真實經歷,她就讀高中時,父親潘木枝是嘉義名醫在二二八事件受難,身為長女的她深受打擊,23歲時因案成為白色恐怖黑囚。

多年後,潘英雪因長期創傷而精神崩潰,卻仍然記得弟弟潘信行的模樣,她塗黑臉龐、偽裝身分,從埔里前往台北,只為再見弟弟一面,而她的故事成為白色恐怖中女性受難者的象徵。

政治受難者家屬潘信行表示,勇敢的台灣人走過二二八和白色恐怖,以及美麗島事件、野百合學運、太陽花運動、青鳥行動,這次也要參與大罷免行動,我們的步伐還不能停歇,現在蔣介石銅像還在那當假神讓人們參拜,台灣真的不需要獨裁者的紀念館。

台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副理事長林芳如提及,在台灣的中國代理人,正在利用民主拆毀民主,被中國共產黨收買的台灣政客裡應外合,正在摧毀台灣人用國防安全、民主保障的「免驚的生活」。此刻的我們應該記得潘英雪塗黑臉來找弟弟,叫弟弟「免驚」的故事。

鄭南榕基金會執行長劉璐娜說,我們都是黑臉潘英雪,今天站出來是為了告訴台灣社會,我們沒有忘記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這兩個反民主、反人性的政權對人民的壓迫,以恐懼控制台灣,用仇恨分化台灣社會。我們不要忘記白色恐怖,要記住戒嚴體制對人性的扭曲和壓迫。

魏廷朝人權文教協會理事長魏筠指出,在519白色恐怖記憶日這一天,她們以黑臉行動讓民眾明白戒嚴恐怖的肅殺,戒嚴時期是無差別、毫無理由顛倒黑白的一個世界。不能讓台灣民主倒退,就是民眾要記憶過去的白色恐怖歷史,唯有每個人能感同身受,台灣的民主才能深化。

中和社大歷史小旅行工作隊代表林瓊華批評,中正紀念堂階梯兩旁的石獅基座上,寫著「千秋萬歲」帶有封建意味的字眼,同時也是國民黨黨史會的標誌。紀念堂剛落成時,黨史會就設在這個地方辦公,至今仍有威權銅像,台灣全島都有中正路,甚至紙鈔、硬幣也都還有。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余宜家說,過去一年來,我們不斷看見立法院的亂象、轉型正義相關立法的停滯,目前不義遺址的保存、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加害者的處置等,都沒有什麼進展,希望台灣民主能夠繼續深化。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副執行長吳佳臻指出,國民黨一黨獨大時,最會用殘酷手段對付台灣人民,很多人因此變成他們口中的罪犯,許多政治犯未經正當的法律程序就被判死刑,還有很多人被無辜牽連。

她痛批,過去那個惡質的政黨還沒承認錯誤,沒有負起責任,就急著希望大家忘記白色恐怖的歷史。期待有一天台灣能成為一個尊重每個人的生命和人權的地方,成為一個有尊嚴且獨立的國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今天在中正紀念堂上演「黑臉行動」行動劇,譴責中國國民黨抹去歷史記憶,呼籲保留「519白色恐怖記憶日」。(記者陳鈺馥攝)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今天在中正紀念堂上演「黑臉行動」行動劇,譴責中國國民黨抹去歷史記憶,呼籲保留「519白色恐怖記憶日」。(記者陳鈺馥攝)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今日在中正紀念堂上演「黑臉行動」行動劇。(記者陳鈺馥攝)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今日在中正紀念堂上演「黑臉行動」行動劇。(記者陳鈺馥攝)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