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蘇澳規模5.8地震屬獨立事件 氣象署:3天內恐有規模5餘震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今日上午宜蘭縣蘇澳鎮發生規模5.8的地震,且北部地區普遍有感,中央氣象署說明,這次地震應屬獨立事件,且因深度較深,對地表的影響相對有限且平均,震度4級區域侷限在宜蘭縣、花蓮縣等,其他各地震度大約都落在2級、3級,不過未來3天內仍可能有規模5左右的餘震發生,但對地表影響相對有限。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說明,今日上午9時53分,於宜蘭縣蘇澳鎮發生規模5.8地震,地震深度72.4公里,屬於中深層地震,經研判應屬獨立地震事件,與過去周邊較大規模的地震或昨日深夜11時26分東部外海的5.9地震無關。
吳健富解釋,台灣東部是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至歐亞路板塊下緣處,因此從淺到深的地震都有,這次地震發生區域位處陸地,靠近沖繩海槽西側處,過去周邊就有不少規模5.5以上的地震發生,且從淺層到中深層地震都有。
此外,吳健富說,由於這次地震深度較深,對地表影響相對小、震度分佈較平均,4級震度區域相對侷限於宜蘭縣武塔、花蓮縣太魯閣等,北部地區則平均有3級震度,另有其他地區測得2級震度,多數民眾應該都有感受到地震發生。
吳健富也提到,這次地震發生在較深處,因此地震訊號從震源傳出到地表測站接收就需要10餘秒,經推估位置、規模等資訊後,今日上午於地震發生後16.6秒對宜蘭縣、台北市等發布國家級警報,其中台北市主要是受到盆地效應影響,雖實際震度未達4級,但預估震度仍有達到國家級警報發布下限。
另吳健富提醒,雖這次地震深度較深,後續餘震應不會太多,仍有可能出現規模5的餘震,但傳遞至地表期間的吸收效應下,地表震動應不會太明顯,不用過度擔憂,也提醒民眾,台灣平均一年有45個規模5到6的地震,平時務必做好防震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