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東石港口宮普度 2000多桌供品場面盛大

2025/09/06 17:24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嘉義縣東石港口宮「十一角頭中元祭」,今年邁入180年,昨天廟方「笠燈篙」,今天下午放水燈、普度開香,超過200多頭豬及2000多桌供品,場面盛大。

今年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更委託嵐厝創意企業社為「十一角頭中元祭」辦理座談會、田野調查、影像紀錄等,完整記錄地方宗教文化活動。

港口宮主委陳慶堂說,清代道光二十五年(西元1845年),因北港溪(笨港溪)洪水氾濫,河道變遷,將原本都在北港溪以南的六個村庄,一分為二,變成兩個村庄在北邊雲林縣,四個村庄在南邊嘉義縣,亡靈無數,港口媽顯靈指示每年舉辦中元普度祭,需用實質的物資,關懷照顧倖存的子孫後代,迄今已滿「三甲子」180年,是台灣最古老的中元普度的宗教歷史活動,不曾間斷。

嵐厝創意計畫共同主持人程瀅儒說,港口宮中元普度是由六村十一角頭共同成立的合帖會主辦,港口宮廟方承擔,「笠燈篙」的部分與其他廟宇不同,是由媽祖決定高度,而普度供品均未搭棚,「見天夜普」的方式,也是中元祭一大特色。

陳慶堂表示,笠燈篙的「笠」是斗笠,燈是燈籠的「燈」,篙是是竹子的意思,是中元普度告知好兄弟的告示牌和邀請方式,今年的笠燈篙高度為9尺0分,燈篙五色布大小為7尺2吋,租米117噸,預計明年會更盛大。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嘉義縣東石港口宮普度,200多頭豬場面壯觀。(記者林宜樟攝)

嘉義縣東石港口宮普度,200多頭豬場面壯觀。(記者林宜樟攝)

大量的雞腿請好兄弟享用。(記者林宜樟攝)

大量的雞腿請好兄弟享用。(記者林宜樟攝)

2000多桌供品很盛大。(記者林宜樟攝)

2000多桌供品很盛大。(記者林宜樟攝)

港口宮主委陳慶堂進行放水燈儀式。(記者林宜樟攝)

港口宮主委陳慶堂進行放水燈儀式。(記者林宜樟攝)

信眾放水燈。(記者林宜樟攝)

信眾放水燈。(記者林宜樟攝)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