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大鵬灣再迎台灣燈會副主燈「航向守護」賞燈體驗獨特灣區風情(風管處提供)

2025/04/22 16:36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屏東縣政府與觀光署於2019年在大鵬灣國家風景區舉辦「台灣燈會」,是燈會史上首次移師屏東,由於大鵬灣屬口袋地型,且東港鎮本身並無大眾運輸的台鐵,遑論高鐵,但屏東縣政府卻以公路「全接駁」的方式,疏散高達1339萬的人潮,加上志工親切服務,創下「我屏東我驕傲」金句,時過6年,大鵬灣再度迎來今年台灣燈會的副主燈「航向守護」,點燈在週末都可見到夜間閃亮的副主燈,風景區管理處邀請民眾夜間前來濱灣碼頭賞燈,體驗獨特的灣區風情。

2019年台灣燈會首度來到屏東,開啟首度於海域旁打造燈區、以主題樂園式燈會舉辦、主燈非值年生肖且留置當地、成為國內燈會無人機表演鼻祖、水上劇場展演等多個台灣燈會史上的里程碑,當時雖在剛開始時的人潮尖峰期因動線及車輛數不足傳出接駁緩慢,但在調整動線並調度接近半個台灣的大巴後是順暢許多,在距離5公里、且是當時尚未電氣化的林邊火車站下,是非常難得且有效的應變方式,志工騎乘賽格威穿梭園區身影親切服務更廣受好評。

今年的台灣燈會副燈4月起在大鵬灣濱灣碼頭風華再現,搭配光環境及假日市集,結合燈光、剪紙藝術與音樂,為濱灣碼頭夜間氛圍帶來加乘效果,迎接5至6月的黑鮪魚文化觀光季,風管處表示,每年台灣燈會結束後,部分特色燈組爭相進行典藏持續展示,而今年副燈及設計款品牌座椅典藏於大鵬灣,不僅延續燈會的璀璨光芒,也為濱灣碼頭增添觀光亮點。

風管處官員說,今年度的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於5月將正式展開,除在地東港三寶海鮮美食,周邊還有上百家旅宿供選擇,友善遊客在微風徐徐的夜晚,走訪大鵬灣濱灣碼頭,假日期間更有假日市集,無論是親子出遊或是攝影愛好者,都能在這場結合藝術、創意的活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驚喜與感動。

鵬管處說明,這座副燈以「航向守護-大鵬灣」為名,象徵這片海域將蛻變為永續觀光的守護者,在大鵬灣,我們要用行動守護海龜、潮間帶、陸蟹與下一代,守護這片孕育生命的大地之母。透過此作品,讓守護成為前行的燈塔,引領未來走向永續的希望。

本作品結合燈光、剪紙藝術與音樂,透過流動光影,展現自然與文化的交融。主體由垂直金屬桿構成,流線設計象徵向上發展的動能;環狀結構層層堆疊,象徵力量凝聚與生態循環。期許,這座作品能喚起大眾對海洋保育的關注;同時,邀請全球旅人航向永續觀光的旅程,共創美好未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這座副燈以「航向守護-大鵬灣」為名。(風管處提供)

這座副燈以「航向守護-大鵬灣」為名。(風管處提供)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