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爆滿醫護累攤 在野立委促衛福部重視
〔記者林欣漢/台北報導〕大醫院急診爆滿,醫界發出求救訊息,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廖偉翔、牛煦庭,以及民眾黨立委陳昭姿、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長高靖秋,今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喊話衛福部應適時雙管齊下,除透過合理的健保點值給付,讓醫療院所有足夠的資源照顧醫護人員,更應利用合理的評鑑機制確保醫療品質,以改善醫護人員的人力及資源。
陳菁徽指出,從去年以來,許多在野黨立委與護理師公會都有召開記者會,在委員會甚至是總質詢,大聲告訴政府,我們正面臨很嚴重的關病床問題。但政府對於不論是保障健保點值的承諾,又或者是去年承諾要發放白班津貼,到現在都無法落實,因此護理人員只能用腳投票,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又有700多位護理師離職。
高靖秋表示,急診雍塞的問題,癥結點就在於護理人員缺乏,導致病床開不出來;急診病人住不進去,最後就全部都塞在急診,這樣真的是全盤皆輸。關於護理人力,在110年前每年至少都還有4000至5000淨增加,但從110年開始只剩下2000多人。護理師離職率也是節節攀升,現在幾乎要到13%,空缺率也有6.53%。如果政府不願意投資醫護,薪資無法起來,急診雍塞的問題可能也無法馬上解決。
廖偉翔認為,大量醫護人力持續的流失,已經是很嚴重的國安問題,而且越多醫護人力流失,也造成留下來的人更沉重的負擔,形成惡性循環。廖偉翔也批評衛福部次長林靜儀的發言,展現執政無能跟傲慢,廖要求林應該向全國醫護道歉並且下台負責。
牛煦庭表示,近期因急診爆滿、護理師缺工等因素,在參加桃園市護理師公會會員大會時,感受到氣氛空前沉重,每一位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其實非常大,每一位護理人員的離職其實也是讓另一位護理人員的增加更多的壓力,這很有可能成為惡性循環,但卻是不得不的選擇。
陳昭姿表示,賴清德總統在競選總統期間,曾高喊三班護病比入法,至今卻毫無進展,衛福部所提供的三班護病比各項數據,僅是一個掩蓋真相的平均值,與第一線護理人員所記錄的實際況相差甚遠,衛福部應重新檢視護病比的計算方式。
陳昭姿認為,醫療崩潰並非是醫療人員不夠好,而是沒有足夠的醫療人員提供完善的照顧,屆時將會是另一種型態的醫療崩潰,而主因之一,就是未能落實分級醫療制度。這20年間台灣醫療結構早已今非昔比,無論是醫學中心數量倍增或者是地區醫院數量腰斬,都反映台灣的分級醫療制度漸漸崩盤中。
陳昭姿強調,過去曾在立法院提出相關附帶決議,要求醫療院所若有盈餘,應優先用來改善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及薪資待遇,台灣並不缺乏專業護理人員,缺乏的是完善且人道的醫護權益保障制度,否則始終無法改變僅六成護理系畢業生願意進入醫療體系服務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