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糞海膽放流與人工繁養雙管齊下 全面復育瀕危物種(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提供)

2024/04/23 15:37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馬糞海膽因人為濫捕,出現族群滅絕危機,去年澎湖縣宣布突破完全繁養技術,育苗提供養殖業者繁養,並修法養殖馬糞海膽可全年上市。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今(23)日放流殼長2公分以上之白棘三列海膽共計約2萬顆,雙管齊下復育馬糞海膽。

馬糞海膽正式名稱為白棘三列海膽,又稱花膽,為毒棘海膽科,多分佈於台灣本島的東北角及墾丁、離島的澎湖、小琉球及蘭嶼沿岸,常棲息於水深10公尺以內的淺水域,在自然環境中主要以海草、大型藻類為食,在一些生態系統中,是維持珊瑚和藻類之間平衡的關鍵,更是海洋生物鏈重要一環。

由於馬糞海膽也是人類的珍饈,藏在尖棘硬殼內,一瓣瓣飽滿呈現金黃色澤、散發甘甜濃郁藻香的生殖腺,廣受饕客的喜愛,是許多夏季澎湖遊客的必吃美食。隨著澎湖觀光產業的發展,使市場對於馬糞海膽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過度採捕下,成為瀕危物種。

澎湖自2007年開始管制白棘三列海膽的採捕,可採捕期也從每年5月16日至8月31日,縮短至每年的7月1日至8月31日,最小體長限制為8公分以上,但不敵人為採捕壓力,族群數量銳減。澎湖水試所突破傳統標識放流評估方式,發展以DNA分子標記科學技術,鑑別野外族群個體基因與人工繁殖放流個體親屬關係。根據水試所近2年對銀塔鐘螺及水晶鳳凰螺的調查研究,顯現出於野外捕撈個體至少有3成來自放流種苗,顯示海域放流對漁業資源有正面助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澎湖漁業生物中心人員,潛水下海放流海膽。(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提供)

澎湖漁業生物中心人員,潛水下海放流海膽。(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提供)

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放流馬糞海膽苗。(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提供)

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放流馬糞海膽苗。(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提供)